跳到主要內容

桃園農業博覽會後札記

桃園農業博覽會後札記

       桃園市在2017、2018年舉辦了盛大的農業博覽會,內容三大主軸是「展現農村生活的百工百藝」、「實踐地球永續的循環經濟」、「尋找未來農業的科技方向」。博覽會本來是有關經濟貿易的市集,漸漸因為規模、影響層面變大而成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樣貌。基本上是為了透過一個展覽的平台讓參與的人能有廣泛的交流與聯絡,也是對當時的智慧與文明的一種記錄。

       我觀察這兩年來的桃園農業博覽會的確為桃園留下了發展的記錄,吸引了數百萬的人次也能說引起民眾對桃園農業廣泛的討論與注意。而我實際參與2年的過程中,當然有不少值得讚許的結果,只是仍然有些值得思考反省的細節。

       包羅萬象的農、漁、畜牧業展覽內容是為了「展現農村生活的百工百藝」的主軸,只是經由這次的展覽真的能幫助這些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我們團隊在設計及策展的過程,被要求要有亮點,而在討論的過程中,這些亮點卻從來沒有聚焦在桃園的相關從業人員、產品、景觀視覺及空間體驗上,而是要能在臉書上被打卡、要引起自拍攝影的慾望,所以最大、第一、首見、驚奇噱頭成為優先考量,這隱藏著令人擔心的態度,就是只以觀光行銷的觀點引導展覽的進行。從農博臉書的編輯策略可以得到印證,茶香莊的超大杯奶茶裝置竟然是博覽會的封面照片(請參考:FB桃園農業博覽會-農情樂陶桃)

       主軸之二「實踐地球永續的循環經濟」想法很好,也是每個身為地球公民應該要負起的責任,但是把重點放在光電設備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姑且不論永續這個大議題,「循環經濟」的重要概念是零廢棄,以生命週期的思維來使用資源,但是一個多月的展期過後將半數的展館硬體設施拆除,就已經違背這個理念。本來在設計初期所有的展館被要求必須考慮運用可以再生循環、低碳的材料,但後來因為某些因素的限制,其中之一是時間(設計來不及、施工來不及),幾乎所有的展館都以鋼構作為主要結構材料,甚至有部分展館地板採用現場澆置混凝土,舉例來說,我們設計的場館的地板原本打算用回收棧板的木材,只是略為翹曲的回收棧板做成的木地板不夠平整可能會讓參觀民眾踢到而跌倒,工程完竣驗收時會被指正,而將舊木材修整的時間及費用高於使用新木材因此作罷。想用模組化設計讓使用的材料可以在拆除後重新在農村組裝再利用,但是這是政府的財產不能用送給農民的方式處理,所以也沒實現。還有許多這類瑣碎的事情讓循環經濟成為空談。

       「尋找未來農業的科技方向」是主軸三,主辦單位認為用太陽能發電點亮LED燈再拿來種菜、用馬達抽水將魚跟菜養在立體框架上不但是科技農業的表徵更是循環經濟的一環,還大肆宣傳,只能說在上位的長官對於節能、低碳、生態保育、環境保護這些議題還沒有正確的觀念。我們有許多休耕土地可以直接用太陽生產農作,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精神在埤塘上種電,再用電去種菜? 也有許多埤塘正在養魚,為什麼不多花精神在埤塘上魚菜共生?綠色方舟裡的展覽很棒,那我們桃園做了什麼? 其實可以在這裡提出我們桃園農業的願景跟科技農業的策略吧!

       回到我的景觀專業上,農博全展區的規畫完全看不到對環境的尊重,整個展覽以觀光收益的觀點籌建,規劃初期的全區圖面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張基本的自然環境調查分析結果,直接在基地上圈地就賦予某項展覽功能,參觀主動線及分區草草決定,單單是新屋的大風就不能反映在配置計畫上(新屋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強風區),所以沒有幾個展館能考慮風勢與風向,將4-5月的風轉為的微風,可以讓建築物周邊主要活動用的外部空間有更好的物理環境。

       而展覽的遊憩體驗,只能說每個分區各有特色,意思就是大雜燴,像是在便利店買年菜後,就在餐桌上大喇喇放著一堆裝在塑膠袋裡的美味,不要說美學素養,連賣相都不好看,逛完一圈還不知道吃的是義大利餐、法國餐還是中餐? 所以民眾只能看恐龍、奶茶、光電樹、電鍋、超大的狗、草花鯰魚和一堆花海,然後喊著---哇,再拍一張網紅照。景觀美質的體驗限縮在擬真跟卡通化的造型裝置上,而不是光線明暗、色彩搭配、材質觸感、空間縮放這些觸動心靈的感受。競圖時我們花很多心力在彌補這些缺憾,卻被說沒有亮點(看看網紅照就知道亮點在哪裡)。

       不知道這個有超過三百萬人次參觀的博覽會後,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在桃園務農? 桃園農產品會不會有更多人喜愛? 桃園農民真的感受到被政府重視? 如果以每年花費3億元辦展覽,接下來的4年還要花12億,是不是有人應該做一下後續的追蹤呢?

留言